本帖最后由 阳光love 于 2014-3-1 18:05 编辑
女人节最心底的话说给最好的你---妈 看相忘妹妹的征集帖,我的眼眶不禁又湿润起来,想起我已走了二十三年的妈。 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虽说我妈已经走了二十多年,我还是不时想起她,想着她一生的操劳,一生的辛劳与苦难。。。。
妈去世的时候我十七岁,刚刚职中毕业。出殡的那一天,我跟在棺灵后面人群中大声嚎哭,悲痛欲绝。妈走了,父亲也于一年前走了。我一个十七岁的小男孩以后的路又在那里?以后的生活着落在何方。。。。越想哭的越悲切,让送灵的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动容,潸然泪下。
妈娘家是天堂斯桥的,先嫁到隔壁村,后改嫁到我家。父亲是个头脑灵活的生意人,走南闯北的,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跑。家里的农活基本上都是妈一个人承担。
我们那个地方田地少,是个山圪垯,一年到头缺衣少吃的。妈是一个勤劳的人,每天天蒙亮就起来劳作,天黑才收工回家。我家的菜地永远是绿油油的,地里的草除得干干净净。生活中,妈经常给我们做玉米粑、荞麦粑。。。。反正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改善我们的生活。
父亲做买卖,能赚不少钱,可钱很少到家里,这就更加重了妈的艰辛。我读书时经常为下个礼拜的米饭发愁,零花钱也很少。读到初二的时候我就不想读了,是我姐拉着我的手,十几里路一直拖到学校【我现在想起这件事,还感激我姐姐,让我多读几年书,明白了更多的道理,视野也开阔了】。
中考的时候,英语只考了二十多分,失去了进岳中、汤中的机会,进入了职中。在职中也经常为饭票,零花钱发愁,妈那时已经将近六十岁了,还经常提着一团箩菜到来榜街去卖,有的饭店也很同情她,经常给妈带回饭店熬猪油剩下的油渣,妈就把油渣再掺点别的菜让我带到学校吃。 为了增加收入,六十来岁的妈经常挑一担干枞树丫到来榜街上卖,看着年老的妈那消瘦身躯,挑着一担柴,颤微微吃力的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十几里路,为的就是换两个钱,为她的儿读好书,让儿将来有出息。再苦再累她都撑着,她有着为儿的信念,为儿的精神支撑。。。。儿每每想起年老的妈挑柴的背影,久久不能释怀,就是妈去了十年,我还天天梦见我的妈,我那辛劳一生,未曾享过一天福的妈。妈—----您在天堂还好吗?可否衣食无忧,儿又想您了。。。
那时粮食不多,妈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吃,自己吃的基本上都是剩菜剩饭,可以说很少吃饱,为的就是省下一点米饭,给他的儿吃,给她的儿带到学校交伙食费。我也知道妈的艰辛,礼拜天的时候也自己挑柴到来中去卖,我起的很早,到学校把柴秤好了,天才亮【为的是怕天亮后同学、老师看见我卖柴,会笑话我】。还有就是那时做茯苓菌种的很多,有人收购菌种棒料,我就把山上的树砍回来,去皮,再据成几公分长的小圆筒,再分成片,最后在把片分成手指粗细的方块,晒干后卖钱。那可是一个细活,要用刀剁的大小均匀,否则卖不到好价钱。
那时候有供应粮,农村每家每户都有,有的人家够吃了,不要买,我就问别人讨过来。借个板车,再借点钱,在三河粮站买好稻谷,再碾成米【米康和碾米的老板商量好抵加工费】,然后一个人拉十几里路的板车,到来榜学校换成饭票,卖给远路的学生赚取差价,那年我十六岁。我做的这一切也是最大限度的减轻妈的负担。
妈,您去了,在儿已毕业即将出身社会,即将工作报答你。。。让您颐养天年的时候去了,走的那么匆忙,不留下一丝痕迹的去了,留给儿的只有无尽的思念,
妈,您可知道,您去后,儿的泪水在那时已经流干,从那以后我就感觉没有泪水了,也从未再流过泪;妈,您可知道儿晚上一进入梦乡,就是您的身影,您还在和儿说着话,叙着家常,教育着儿好好做人。
妈,你闭眼之前,嘴里还念叨着儿的乳名,想着您年幼的小儿今后的人生道路,以后的生活着落。。。妈,您的小儿时刻铭记着的教诲,一直勤奋努力,本份做人,怜爱自己的妻儿。
妈,您在天国还好吗?儿给您多送点钱过去,让您在那边也像儿现在这样幸福快乐。
妈,儿又想您了,又想起放学以后,未进门之前就喊的那声‘妈’。我想放下手头的工作,再喊你一声‘妈’却听不到您的回声。‘妈’,您到那里了?为什么不回应你的小儿,‘妈’,小儿好想您,真的好想您,想您再叫声儿的乳名‘双顶’。
'妈’、‘妈’‘妈’‘妈’‘妈’‘妈’‘妈’。。。。。
您的小儿好想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