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岳西在线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18|回复: 10
收起左侧

岁时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6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节 正月初一清晨,大都趁早起床,穿着一新,洗漱完后,合家一道开大门,放鞭炮“出行”。出行后,共回堂轩拜祖宗年,并拜长者年,然后回各家进早餐。现在,多是小屋,出行后即进早餐,早餐毕才到邻近长者家拜年,或与友好者互相问好。是日,城乡居民,大多不扫地,专备容器装废水,作为不泼撒浮财,不断“长水”的征兆。青年人是日多不用菜汤泡饭,说是“初一吃淘汤饭,出门就下雨”。好多人家初一不下生米,不煮生面。意思是“陈稻腊米”(剩余财富)年年会有。
  一般都是初二开始出村拜亲戚年,拜年礼中,必须有糕。亲戚回“箩”,也必须有糕,象征“高来高去”。拜年活动,延续到元宵为止。春节期间,熟人第一次见面,都相互祝贺新年好。
  上七日 正月初七日,又曰“人生日”。这天下午,农家男人多用刀在果树上砍三刀或七刀,口念:“放树汁,放树丫。去年果子不在家。今年果子压断丫”;女人多用火钳在菜地里乱戳七下,口念:“钻死地蚕,不吃我家菜”。傍晚时,多处放鞭鸣炮,敲锣打鼓,“嗾毛狗”,有的地方还将扎好的稻草毛狗投放火中焚化,希望没有毛狗来“驮鸡”。夜间大都炒玉米、稻米花等向屋内撒放,口念:“高客(老鼠)嫁女,嫁到他乡外府,省吃我家稻和米”。晚上吃胡椒汤(即山粉中掺胡椒粉与挂面头子)。凡此种种,都是祈求消灾除祸,六畜兴旺,人寿年丰。
  乡谚:“七不出,八不归,逢九出门招是非”。上七日没有出远门的。商店开业,上工等等,过了上七日,都要纷纷行动。
  元宵 正月十五称“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家家户户吃“元宵果”,取其团圆美好之意。又都在这天“消”完过年留下的“剩菜、剩饭”。过去组织有灯会的,喜在是日“出花灯”“闹元宵”。花灯色样繁多,有龙灯(单双两种)、牛灯、狮子灯,还有流星球灯、半堂灯(二十四盏)、满堂灯(四十八盏),并伴有唱黄梅腔折子戏的“文场”。过去,在同姓聚居的老屋中,有于是夜在堂屋烧纸焚香“送祖”的。
  立春 乡谚:“新春大似年”。农家多改善伙食,以示庆祝。立春时刻,多有燃鞭鸣炮,“迎春接福”的。
  旧时私塾常选择这天开学。
  是日忌阴雨天。不乱倒水、不扫地,与正月初一相似。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向来说它是吉祥日。乡人喜择此日娶嫁、建房、走亲戚。源潭一带习惯在这天集众兴修水利,以求风调雨顺。
  二月十五 俗称是日为花朝节,即是花的生日,青年妇女爱在发髻上插花,以迎接花朝。
  三月三 即“上巳日”。俗称“鬼魂节”。旧时,民间多于傍晚烧香焚纸,祭祀鬼神,还习惯在这天吃水菊粑(或毛香粑)“粑魂”。晚上不点灯照明,免得“引鬼火”,招来不幸。
  是日前后,文人多结伴郊游,谓之踏青。
  春社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乡间有新厝、新葬者则于此日前做“社清明”。
  清明 是传统的祭祖、培坟、立碑之日。接近清明时,各家都上祖坟祭扫。带祭品(俗称福子:夹生饭、夹生肉、夹生鱼、酒等)放在坟前,剪纸标(称标龙钱,有白、红、黄各色)插在坟顶,还烧香纸。祭新坟的,还须撒汤巴,让附近的孩子抢吃,希望他们不侵犯祖坟,同时,也是扩大影响,争体面。旧时,家族相聚,抬猪羊,携香纸、茶、酒,先到祠堂,后去各处公坟祭祖,谓之作大清明。一般,不在清明节前一天烧香祭祀。
  部分地区清明这天,还悬挂柳枝于门首,以避邪恶。源潭地区除此之外,妇女小孩还得头戴柳叶,说是“清明不戴柳,死在大门口”。
  建国后,机关、学校及一些人民团体,都在清明节组织群众前往烈士墓、烈士堂,敬献花圈,缅怀先烈。
  立夏 立夏之日,乡村喜在中饭之后,在堂厅大梁上系一杆大秤,称人的体重,谓之“称夏”,说是“称夏”能使人精力旺盛。“称夏”时,秤砣只能向后移动,忌往前退。是日县人盼下雨,曰:“立夏不下,高塝难耙”(天将大旱)。
  是日,忌坐大门槛或床沿,说是坐了就“周身软绵绵”。
  端午 又叫“端阳”。县人认为是一年中的第二大节(春节为第一大节)。是日,各户门旁插菖蒲和艾叶,上贴“钟馗斩鬼图”,以示驱邪。各地农户都起早蒸新小麦耙,煮糯米粽、五香蛋、咸鸭蛋做早餐,来客必请品尝。亲朋送礼以绿豆糕为应时礼品。孩童则在这天午时围上绣有虎头的布兜,或挂着包裹艾叶的“香袋”,吃雄黄炒蚕豆,脸涂雄黄,借以祛邪驱毒,还用黄表贴肚脐,预防肚子疼,有些地方喜在是日中午捕捉癞哈蟆衔墨子,以作治肿毒之用。
  六月六 山村农家喜在这天吃“辣椒炒猪肉”。这天,大家都翻晒衣被诸物,说是是日阳光可杀死剪刀虫(蠹虫),有小孩的人家,多晒一盆水给孩子洗澡,以消灾免难。又说,妇女这天洗头,全年头上不生虱子。
  七夕 即七月初七晚。乡间青年男女,常露宿室外,望银河,仰观牵牛织女二星“鹊桥相会”,相传是日喜鹊都去架“鹊桥”,看不到喜鹊。农家姑娘多在此夜对月穿针,以向织女“乞巧”。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又名“中元节”。县内习惯在这天傍晚剪孤衣,烧香纸,祭祀先祖。先祖坟墓遥远的,则用火钳在地上画圆圈烧纸,另烧一堆纸,不画圈,以祭祀孤魂野鬼。是夜,从前多有延僧道“做月半”超度亡灵的。少数地方有在夜间放纸船河灯,以示“送瘟神”的。
  秋社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是单季稻的大熟季节。过去,农民是日要大谢土神,做“土地会”,用酒肉祭祀,如春社一般,以祈年丰岁稔,此俗今废。
  中秋 八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三个大节。家人团圆,亲朋来往,以中秋月饼为应节礼品。中餐甚丰,夜间赏月,吃水果、板栗、咸姜、月饼,……有些地方夜间有“摸秋”习俗。“摸秋”时“偷”得别人的农作物,即便被人捉住,也不为小偷,摸得冬瓜的预兆得子。
  重阳 九月初九,山乡喜揣糍粑吃,圩畈人家则有吃糯米饭的习惯。是日,如天气晴朗,人们喜结伴作登高之游。
  下元 十月十五日。乡人原多在此日做“月半”,烧纸焚香,祭祀鬼神,今不多见。
  腊八 十二月初八。县人习惯在这天吃“腊八粥”,认为可以消灾延寿。
  腊月二十三 旧时,乡村人家都以此为“送灶日”,晚餐洗涤完毕,则对锅灶烧香、点烛,谓之送司命灶神上天,至除夕才接回。
  腊月二十四 俗称“小年”。是夜,是各家接祖宗来家过年时刻。县籍作家张恨水有诗云:“廿四风晴好晚天,家家坟上响千鞭,灯笼燃烛门前挂,迎接先人过小年”。有祖先牌位和画像的,自是日起要供奉起来,早上香,晚换水,每餐端斋饭,以示孝敬,至新年的正月十五夜或十六早才送祖“上天”。
  是日,诸事皆告一段落。有“长工、短工,二十四满工”之说。匠人一般自这天开始收清顾主的欠款,在外面工作的人,也纷纷回家团聚,夜餐丰盛,仅亚于除夕之夜的“年饭”。
  除夕 即腊月三十(或二十九),俗称“大年”。是日,各家都收拾整齐,内挂新年画,门上贴红春联,联语皆取吉祥安乐之意,有长辈在当年去世的,则贴蓝绿纸对联,一般云:“天下皆春色,吾门独素风”。晚间,全家(大屋同姓相邀一起)到大门外放鞭炮,辞旧岁,接着,齐集祖堂,摆开香案,供上祭品,焚香点烛,烧纸跪拜,再大放鞭炮,称为“完年”(或“还年”),然后,合家吃年饭(岁饭),年饭相当丰盛,桌上必备一碗“听话鱼”,留到元宵日才吃。
  年夜,做长辈的一般都包红纸包(装偶数人民币)给下辈,叫“压岁钱”,左邻右舍互相辞年,叫“纳福”。半夜零点,还须全家“接天地”。是夜,家家通宵不眠,谓之“守岁”。一般,间间房屋灯光通亮,鞭炮不断响,家家欢闹到天明。
  余井一带的余姓忌讳叫“除夕”,称年三十晚为“岁末”;水吼林畈山区、童冲一带分别叫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为“除夕”,当大年过;吴桥一带,除夕年饭吃素食。相传,各家祖先原有禁忌,嘱咐后代如此作为。
  除夕,忌碰翻桌椅,忌说不吉利的话,忌吃“听话”鱼,忌淘菜汤。
  建国以后,城乡人民除承袭或更新上述农历节日的习俗外,在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时日里都举行庆祝和纪念活动。尤其是县城和各地机关、学校,有时借此机会表彰先进,树红旗手,进行入团入党宣誓,开展拥军优属等活动。
发表于 2009-3-2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3-26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只怕很多都不记得了哦,呵呵,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09-3-26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3-26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有没有人来,,,,,,,,,,
发表于 2009-3-30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帖子!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09-3-30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看,有点意思。。。。。。。。
发表于 2009-4-23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岳西在线论坛 ( 皖ICP备19003320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5511[24小时] 举报邮箱yxwxb666@163.com 本站法律顾问:张军 )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专区 举报邮箱:yxwxb666@163.com 举报电话:0556-2188512

皖公网安备34082802000404号

 

营业执照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