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岳西在线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156|回复: 52
收起左侧

乌金冲龙王庙简介与古双龙寺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1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笑天 于 2015-10-21 20:55 编辑

乌金冲龙王庙简介与古双龙寺的传说


龙王庙简介

      乌金冲龙王庙位于安徽省岳西县和平乡太阳村。坐落于大别山第二主峰驮尖(海拔1721米)脚下的龙井河。这里海拔1200多米。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左右。该庙前身为双龙寺,始建于元,巨石垒砌,面河倚山。布局合理,翘角飞檐。幽静古朴,古木参天。共有僧尼数十人,佛殿经房二十间。鼎盛于明,香火旺盛。朝钟暮鼓,高僧如云。大别山区豫、鄂、皖境内的潜山、霍山、太湖、英山等县的香客源源不断地涌向双龙寺,引得荆王敬香,自称帝王。曾因“钟鼓响,金鸡啼,隔山应,出皇帝。”的传谣,惊动清室,康熙皇帝敕令拆毁。乾隆10年春,将双龙寺改建龙王庙,迁址乌金凸。文革期间再度被毁,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信仕积极倡议重修龙王庙,在乌金凸脚下选址凿石为基,兴建庙宇,现有大雄宝殿一座,脚屋三间,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气宇非凡。此处双河围绕,群峰环抱,盖自驮尖起顶,来龙清秀,去脉分明。面朝石镜,背靠乌金。天鹅拱卫,雄狮奔腾。高处远望,状如莲花吐蕊,近观盛景,宛若步入仙境。堪称天生胜地,四季风景宜人。她是名副其实的“神仙府”,又是闻名遐迩的“养人地”。更是广大信士和爱好者观光、体验佛家文化、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古双龙寺的传说
  

初建双龙寺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驼背道人在龙井修行,登上极顶,面朝山尖念弥陀,修心炼丹架石锅。天长日久修成正果,就地指石为棺,得道升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这里最高的一座山峰命名驮尖,把驮尖脚下的那座大山沟叫做棺材石沟。在棺材石沟的那条河流就叫龙井河。将他炼丹滚落的石头凸称为乌金凸,乌金凸下面的那个山冲也因此而得名乌金冲。乌金冲尽头有条虎尾河,因与虎尾尖遥遥相望而得名。古人在虎尾河两岸,建有双龙寺。相传双龙寺庙基是藏龙卧虎之地,与太湖东河冲隔山相邻,双龙寺位于驮尖脚下,据说,双龙寺鸣钟擂鼓,驮尖上的金鸡就啼,金鸡一啼叫,大山那边就有人造反称帝。故有“钟鼓响,金鸡啼,隔山应,出皇帝。”的传谣。
无巧不成书。明末清初,湖北蕲州的朱常揣,自称荆王,招兵买马,反清复明。朱常揣是明朝永王朱衔铠的儿子。他率领队伍在湖北、安徽一带山区战斗,多次击退清兵的围剿。他以司空山、明堂山、驼尖一带为根据地,据险而守。荆王部队曾胜利攻下太湖县城,来到驼尖与明堂山之间,看到东河冲山深地险,是个屯兵养马的好地方。又听说驮尖脚下的双龙寺很仙灵,便带了随从从东河冲翻过小毛凹,沿着棺材石沟而下,来到双龙寺进香。乞求菩萨保佑他大功告成,老和尚见他器宇不凡,就跟他耳语一番,将那个民谣告诉了荆王。荆王大喜,带领随从速返东河冲,做好称帝的准备。  
       顺治二年冬,荆王铸金印,封百官,将明堂山周围称为虎场县,“县衙”设在今虎场村,将河图镇称为“河图府”,又在东河冲建“金銮殿”。人称“河图府,虎场县,东河冲,金銮殿,屯兵养马踞岚川”(在岳西县誌上有记载)。荆王称帝的消息很快就传到清朝皇帝那里,帝派重兵围剿,后来形势紧张,驸马余宗子见大势已去,遂起了叛主之心。他偷了金印,准备献给清朝皇帝,讨个大官。不料荆王发觉,急忙追赶。余宗子将岳父捆绑,割了舌头,荆王气绝身亡。当地人将荆王收殓,安葬在“葛家坳”,其碑刻为“国王大仙之墓”。“荆王墓”至今保存完好。当时“皇后娘娘”身怀有孕,荆王被害后,卫士保护她逃往深山。逃到妙道山下时,娘娘流产,母子双亡,皇后母子的墓地称为“太子坳”。(以上史料据粗茶居住人所载) 至此,皇上也不加追究,只是下令将双龙寺拆毁。据说,拆碑的那天,顿时晴空霹雳,雷神大作,将双龙寺对面的一块巨石劈开。

重建双龙寺

      荆王叛乱平息以后,适逢康乾盛世,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驮尖脚下的宝纛河有一江姓大户正在崛起,遂倡议重修双龙寺,将寺庙迁至虎尾河河东,与老庙基隔河相望,且与湖北英山的虎口洞遥遥相对。悟通大师姓江,在此做了住持,开基立业,广招僧尼,香火旺盛,一时名声大作。相传这个庙基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在庵堂旁边,那块被雷劈开巨石,中有一穴,相传是老虎屁眼,与驮尖上的腰磨石和英山那边的虎口洞息息相通,据说在老虎屁眼边擂鼓,驮尖上的腰磨就转 ,英山虎口洞那边就死人。故有“鼓声响,腰磨转,人瘟发到英山县”的传谣,引得英山县知县到此私访,进行验证,知县在这庙里住上十天半月,庵堂停止擂鼓,英山那边就没有死人,知县开始让庵堂擂鼓,英山那边又传来死人的噩耗。知县无奈,只得将此事报告两江总督,总督上疏皇上,于是皇帝有下旨拆掉双龙寺,只留下一个香炉脚和一个石香炉。在拆庙的当天,又是晴空霹雳,雷神将驮尖上的腰磨石,劈成两半,雷火将驮尖南麓的一块块巨石遣成一座座石塔,因而名为雷音寺塔,当地人认为是神仙显圣,故把这座塔命名神仙塔。
       因此,关于双龙寺的传说和龙王庙的由来已久。道士经书中“请百神”那道法事的经文明显记载着:“乌金冲里老龙王”。这说明乌金冲的老龙王早就“榜上有名”,如今,龙王庙里依然供奉着古老的龙王佛像,她是紫檀木雕刻,音容笑貌栩栩如生。虽然无法考证起源,但至少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双龙寺遗址旁边留下的古碑座和今龙王庙前的古香炉便是历史的见证。还有幸存存于金竹园社庙的那块古碑,长约1米,宽约60厘米,碑文依稀可见。更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虚拟币 +200 魅力 +50 收起 理由
松哥 + 20 + 200 + 5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2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0-21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hy::hy::hy::hy:当代一定要好好保存  
发表于 2015-10-21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极了!
发表于 2015-10-21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0-22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0-22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5-10-22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
发表于 2015-10-22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0-22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岳西在线论坛 ( 皖ICP备19003320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55605511[24小时] 举报邮箱yxwxb666@163.com 本站法律顾问:张军 )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专区 举报邮箱:yxwxb666@163.com 举报电话:0556-2188512

皖公网安备34082802000404号

 

营业执照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