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贯满盈 冢田攻 粗茶居主人 柯万英 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当年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八军一三八师在大别山的太湖、岳西、英山三县交界处,击落日军大将冢田攻的历史,是一个重大课题。关于冢田攻的死因和当时机上人数,长期以来,学术界颇有争议。笔者家住岳西县,长期关注这一问题的讨论进展,也经常采访当年战斗的参与者和目击者。现综合各种资料信息分析,国民党高层人士的回忆录有邀功诿过,弄虚作假之嫌;而普通士兵和民众范宏深、李日升、金太原等的话却真实可信。笔者还原事件真相应是:1942年12月18日,大雾使日机迷失方向,飞到太湖弥陀寺上空,48军412团3营9连正在弥陀寺附近的筋竹冲山上进行防空训练,听到日机轰鸣声,就用8挺重机枪循声射击,结果打下了日机。机上有9个日本军官,2个飞行员。次日,日军按照南京会议原计划开始对大别山区进行扫荡。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3/clip_image002.jpg 冢田攻象 冢田攻(1885—1942),出生于日本茨城,日本士官学校、及陆军大学毕业,曾任日军参谋本部科员、欧美科长,陆军大学研究部主事、教官,驻德国大使馆武官等职。1933年8月,出任日本关东军参谋长;1935年11月,任日军参谋本部第三部少将部长。在日军参谋本部,冢田攻与山下奉文大将同被称为“负荷日本新陆军之双壁”。1937年,与石原莞尔、町尻量基、石本寅三、田中新一、秦彦三郎等人反对宇垣一成执政,导致宇垣一成内阁垮台。 1937年“八·一三”上海战役中,冢田攻协助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日军第10军在杭州湾登陆,参与进攻上海和南京的军事行动,是南京大屠杀的主要策划者和指挥者之一。1937年10月,冢田攻升任日军华中方面军参谋长。 1938年2月,华中方面军参谋长冢田攻被召回日本。因为攻陷南京,策划了南京大屠杀,在日本受到凯旋英雄般的欢迎,并受到裕仁天皇的亲自接见和赏赐。冢田攻还是日军 “慰安妇制度”的策划和实施者。 1938年3月,冢田攻任陆军大学校长,并晋级陆军中将。1940年11月,升任日军参谋本部次长。1941年11月,被派往越南西贡,任南洋派遣军参谋长,成为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元凶之一。 1942年6月,日美两军在太平洋上激战,中途岛海战后,日本决定重启 “五号作战计划”,准备给重庆和西安以毁灭性的打击。日本军部将提出这一主张的冢田攻从南洋调到中国战场,加速对“五号作战计划”的实施。1942年7月1日,冢田攻从西贡飞抵汉口,任驻武汉第11军司令官兼华中派遣军指挥官。第11军辖6个师团23万余人。1942年12月7日,侵华日军总司令火畑俊六在南京召开侵华日军各方面军司令官参加的高级军事会议,重新研究实施“五号作战计划”,冢田攻参加。 12月18日,会议结束之后,冢田攻乘专机回武汉,途径安徽省太湖县被国民党48军击落。时为昭和十八年一月四日。 当日,日本陆军军部给冢田攻发出升任大将的委任状。日军部委任状全文如下:“陆军中将正四位勋一等功三级冢田攻任陆军大将。右谨う奏 ス 。 昭和十八年一月四日 陆军大臣东条英机。” 关于战争罪魁冢田攻的死因和当时机上人数,长期以来颇有争议,现列举如下: 一、《中国档案报》覃世进文章《倭寇冢田攻毙命大别山》: “…… 12月18日,天气晴朗,冢田攻参加完会议之后,乘配属第11军的专机回武汉。这是一架本年刚由上海飞机厂制造出厂的“七九”式飞机,机身上漆有“中支那派遣军第十一军军邮机G310九江号”,能乘坐14人,专航于上海——汉口航线。当日上午10时20分,“九江号”由上海起飞,11时到达南京,12时05分,冢田攻及其军部高级参谋藤原武大佐(死后追晋少将)等随员登上飞机后,“九江号”继续往西向目的地汉口飞行,进入大别山区。中午1时许,“九江号”飞抵安徽省太湖县和湖北省英山县之间的弥驼寺上空,此时,新桂系军队第48军(军长苏祖馨)138师(师长李本一)412团(团长何述胜)3营9连的高射炮队正在演练,发现一架身躯庞大的敌机从长江方向由东向西飞近阵地,且高度较低,立即开炮射击,“九江号”被一炮命中,倾刻间冒出滚滚浓烟,坠毁在不远处的深山里。巧合的是,就在这同一天,日本陆军省刚刚颁布了晋升冢田攻为陆军大将的命令,这使得他“有幸”成为了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期间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新桂系军队在搜索日军飞机坠毁现场时,搜获日军中支那(华中)作战计划1份(已烧残不全)、中支那派遣军各部队主官姓名及部队驻地表1份、航空暗号1本、航空乘员手册1本、航空搭乘券3张等物。 冢田攻座机被击落之后,侵华日军总司令火畑俊六命令华中派遣军调集了第3、40、68、116师团4个师团各一部约17000人的兵力,于19、20日由武汉、合肥、安庆三个方向分五路出发,搜寻冢田攻的飞机,并乘机扫荡新桂系军队盘据的大别山区,进行报复。新桂系称此次日军的进攻为“大别山战役”或“立煌战役”。日军在大别山内弥驼寺附近的筋竹冲寻到了冢田攻的飞机残骸和已被炸碎的日军尸首,冢田攻的碎尸被运至安庆装殓,后运回日本安葬。”(此文被“中华网”“新浪网”“凤凰论坛”等数千个网站转载) 二、 太湖县家园网余世磊文章称: 1942年12月18日午后,天色阴沉灰暗,一架日机飞到太湖县弥陀镇田家滩上空时,突然怪叫着,还拖着一道长长的白烟(被炮火击中),绕山低空盘旋。旋即,飞机失去控制,在空中颠簸着,像一只无头的苍蝇,越过田家滩的王家岭,俯冲向荆竹冲孙家湾的圆峰尖,撞在一棵古松树上后,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燃烧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当地村民都跑到现场去看热闹,发现飞机碎成了几块,起了火,有一个日本兵被炸出机外血肉模糊地挂在树枝上,其余十人则留在机内,都烧成了黑炭,面目全非,全部丧命。事后,部队和村民一起将十一具罪恶的尸体,掩埋在一个大坑里。 三、沈本南文章《击落日机 敌酋毙命——兼记大别山区反扫荡战役》: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塚田攻中将与幕僚等11人,参加完“传达秘会”后,乘025号七九式专机欲返回武汉。1942年12月18日上午10时许,当飞机飞经安徽省太湖县境内时,被我驻山头部队(四十八军一三八师)哨兵发现,司号兵立即吹响了空袭警报的军号,其他连队的司号兵应声接连吹响军号,空袭警报声传至整个防区。这天,天色阴沉灰暗,敌机满以为牢操制空权,速度很慢,又飞得很低,万万没料到被我警戒部队轻、重机枪齐发,击中了油箱,机身随即颠簸,发出震耳欲聋的尖叫,像只无头苍蝇,拖着一缕浓烟,坠落在该县弥陀区田家乡荆竹冲的山岩里,机身粉碎,机头陷入二米多深的泥田里。机上两名驾驶员和九名乘员(内有一名妇女),都已烧成重伤,面目不清,又经剧烈震动,难辩死者身份。当地驻军和政府,一起将机上的剩余仪器和零部件拆下后,将笨重的机身和尸体运往田家滩,埋在沙河河滩里。 四、《 白崇禧口述自传》“……敌第十一军司令官名冢田攻者,率高级随员七八人乘飞机飞经大别山麓太湖县境之张家榜上空,为我军击落,全机与人员皆告失踪。我并俘获敌人机要文件缴存中央。敌因而恼羞成怒,以优势之部队分路扫荡大别山以为报复,我军以高度机动脱离立煌区域,向皖北转进或疏散于山区。敌占立煌四五日,因给养困难,又时遭游击队之袭击,乃即撤出。敌退,我军又回,一切仍复旧观。” 五、“桂系网”载抗战老兵李日升先生口述文章:“日升先生为黄埔六分校炮兵毕业。1942年任第五战区桂军第21集团军第48军炮兵观测通讯队队长,参与了对冢田攻座机的攻击。他说:在打扫现场时,从日军飞机残骸中,搜获日军中支那(华中)作战计划1份(已烧残不全)、中支那派遣军各部队主官姓名及部队驻地表1份、航空暗号1本、航空乘员手册1本、航空搭乘券3张等物。冢田攻死后, 138师师部向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汇报,未获采信,甚至重庆方面亦无任何反应。原因在于当时因我军中无翻译,无法确认死者身份,因而只好将拾得文件送呈第21集团军总部,由于路途遥远,四天后才能送到位于金寨的总部。因而迁延了时日,导致军情大变。此后,日军调来了冈村宁次大将任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任第11军司令官。” 互联网有文章称:“事后李品仙大发雷霆,并下令追查是谁擅自射击日机,将日军招惹来的,吓得全军上下无人敢认账,最后不了了之。直到今日,我们也无法知道这几位英雄高射炮兵的姓名。”此语恐怕是那个写话人毫无根据的臆测。 六、 “五号作战计划”: 1942年6月,日美中途岛海战后,日军处于不利态势,驻南洋日军通往本土的海上、空中道路有被切断的危险。于是日军制定了“五号作战计划”,但此计划被日军大本营裁示中止。后,在中国战场上,日军湘赣会战惨败。为挽回这一颓局,1942年12月7日,侵华日军总司令火畑俊六在南京召开侵华日军各方面军司令官参加的高级军事会议,重新启动“五号作战计划”。日本军部决定将积极主张进攻重庆的冢田攻从南洋调到中国战场,具体实施“五号作战计划”。企图直插中国腹心重庆,彻底灭亡中国。同时决定在当年的12月底,调集主力师团5万余人,任第11军司令官冢田攻为指挥官,兵分六路向大别山游击区发起进攻。 七、“商城人论坛”载《桂系48军参谋长杨赞模回忆录》:“ 1942年12月份,日本侵华司令冢田攻中将由南京坐飞机到武汉。军部事先得到情报。命令驻太湖县的414团(团长李应成)将全部机枪架到飞机必经之路……张家塝一带大山顶上。当日军飞机飞临上空时,突然袭击,顷刻之间,机毁人亡。机上除了一名中将外还有七名高级将领。当地老百姓将日军尸体砍断丢进水里。第二天,日本南京的报纸说是‘飞机迷失方向,撞山失事。机上人员光荣牺牲。’” 48军参谋长杨赞模在驻军岳西期间,曾经居住在汤池老街头刘梦科老先生家。 八、何应钦、蒋经国、赵荣声等国民党高层人士都曾撰文记载此事,一致称是第21集团军138师击落了日军飞机。 九、近年,太湖县余世磊、岳西县余松祥等,采访了当年日机坠落地的见证人:“金太原,家住离坠机地很近的金家湾,他记得:那年,他17岁。当天午后,他刚刚吃过午饭,正准备去放牛,忽然听到飞机的嗡嗡声,那声音听上去很特别。一会儿,就看到一架飞机从山那边飞过来了,机尾冒起了浓浓的白烟,像拖着一匹长长的白布。打了几个盘旋后,就坠落在屋后一个名叫杨树垄的地方。后来,他跟着屋场的人跑到杨树垄去看,发现飞机碎成了几块,起了火,有一个日本兵挂在树上,其余十人则留在机内,都烧成了黑炭。” 冶溪镇罗铺村85岁的王和林说:“当年他17岁,在安庆六邑中学店前分部读书。军长是李本一,会写诗,手脚都会写字,住程家新屋。师长是李英俊,大个子,住龚家屋。头天听说弥陀寺(安徽太湖县)张家榜(湖北英山县)那里落下来一架日本飞机,第二天飞机的残骸(尾翼)就运到店前来了,说是死了一个很大的军官。我在店前程家新屋前的稻场看见的,飞机上还有一个“日头”,有晒篬那么大(直径1.5米左右)。还有几挺带钢板的机枪。后来飞机残骸都运到立煌县48军总部去了。” 司空山店前镇老屋组86岁的汪四美回忆:“……半下午,整个店前都炸开了窝,‘弥陀落下一架日军飞机,死了一个大军官!’第二天,飞机尾子和机枪等运到了店前,放在师部程家祠堂门口,我们都跑去看。整个一三八师的官兵都说是日本飞机发生故障,自己落下来的。第二天,一支日军由蕲春经黄梅、宿松进攻太湖弥陀寺,一支日军由安庆经潜山水吼进攻弥陀。一三八师和日军在牛镇龙湾附近的双尖河大打了一仗,双方都死了好多人,还累死了一匹马。后来,一三八师还为这匹马建了一个义马亭。日军不惜一切代价,抢回冢田攻等人烧焦的尸体,对弥陀实行三光,血洗了弥陀街。” 2015年5月中旬,岳西县温泉镇87岁的刘晓白先生回忆:当时,冢田攻的座机部分残片曾经送到岳西县民教馆(位于今城关小学)展览。 48军军部住地汤池街的刘赤书老人采访了当年的48军138师412 团辎重营事务长范宏深(48军换防时留居汤池至今),以及其他留在岳西县的412 团老兵。他的文章记载:48军驻太湖县的138师412团调集8挺重机枪,于弥陀寺附近的筋竹冲高山上,设防空阵地。是年12月18日上午,有敌机三架,向潜山、太湖一带低飞侦察,接着从南京方向又飞来一架敌机,声音较大,说明飞得较低。由于那天的雾特别大,看不淸楚,指挥官即命令八挺重机枪循机声方位,超前200米呈线状一齐移动密集射击。打了一阵,突见天空有一大燃烧物体坠落。 余松祥先生文章记载:1997年,日本东洋大学四位学者访问岳西司空山无相寺。岳西县政协常委简会兰先生接待时说:“六十年前,贵国的飞机大炮没有打开司空山的山门。今天,我们敞开大门欢迎各位”。听话后,其中一位日本教授提到了1942年12月18日日军大将冢田功飞机在司空山附近发生故障,丧生弥陀寺田家滩的情况。并说,冢田功大将是日军在日本国境外死亡的最高将领,其牌位在东条英机之前,位居日本靖国神社246位将官之首。 简会兰先生是抗日将领的后代,也是一位抗日文物收藏家。由于他居住在店前镇,距离冢田攻坠机的弥陀寺很近,所以他收藏到了冢田攻一号座机的牌照。这是一件具有极大价值的二战文物,是一个日寇侵华犯罪的铁证。 注:参考资料来源于《太湖县志》、《岳西县志》“桂系网”文章、《日本警示录之四》、《 白崇禧口述自传》、“天下桂系的博客”、中国档案报·档案大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