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相~忘于~江湖 于 2011-1-30 15:33 编辑
打豆腐
我不知道岳西其他的老乡家里腊月尾的几天是怎么安排的,但是我小时候家里我老妈的习惯是腊月27打豆腐,腊月28蒸米粑 至于腊月29嘛。。呵呵,不是有顺口溜说—— 腊月二十八,洗邋遢 腊月二十九,洗小狗 一般到了腊月二十九过年前的一天,全家人都会洗澡,妈妈也会把我从头到脚洗的干干净净的过年
正月岳西的饭桌上,豆腐可是一道主菜,豆腐丁虾米,豆腐条虾米,晾干的豆腐做豆腐乳,豆腐跟猪幌子一起做幌粑,豆腐跟肉在一起做肉丸子。。。 现在家里过年也会打豆腐,但大都直接到豆腐磨坊给点钱直接机器解决了 小时候家里打豆腐是要忙碌一天的,头天要早早把干黄豆浸泡在大木盆里发涨 第二天一早,就要开始碾豆子了,两块石头磨盘,家里的大人要磨上好久才能全部把黄豆碾碎 农村里一般都会有两个灶台,一口灶台是烧饭烧菜,另外的灶台平常不用的往往都用来做大事烧的 比如过年打豆腐、比如家里办喜事煮大锅饭、有时候也会用来煮猪吃的食料的。呵呵~~ 记忆中我家里就有另外这么一口大锅,石头磨子碾碎的黄豆浆就要放到大锅里开煮了 至于煮到什么程度方可起锅,我就不得而知了。 依稀只记得,煮开以后,就可以从大锅里舀豆浆喝了,那时候那样的豆浆比起现在豆浆机打出来的,简直是美味了 还记得有个阿姨喜欢吃豆腐脑,比豆浆稍微浓一点的,嫩嫩的很补脑子的,据说。。。。~~~ 有的人家里喜欢吃豆皮的,还会在煮开的大锅里捞豆皮,岳西做月子的产妇都会吃豆皮,打上几个鸡蛋,很补的。 也听过,捞过太多豆皮的豆腐会不嫩,不好吃。。。
锅里的豆腐脑开始越来越浓的时候,捞起来放在专用的正方形木板上进行固定,上面压上石头之类的重物 过不了多久,冒着热气的豆腐就出炉了 往往要装上两大水桶,一个正月的豆腐大餐的原料就出自这里了。 差点忘记说了,豆腐渣也是一到很没的菜肴 拌上辣椒粉炒菜,或是夹着油渣肉末之类捏成豆渣丸子蒸着吃,也是非常的美味 记得我刚刚买豆浆机的时候,每天余下的那么一小把豆渣,我用鸡蛋和面粉伴着一起煎饼 不知道是年龄的差距还是其他,就是没有小时候吃过的妈妈做的豆渣丸子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