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1日,14:10,小雨。经棋友老王(安徽菜刀)介绍去往岳西天元围棋俱乐部拜访几位老师,顺便交流棋艺。
从温泉榆树站搭乘至建设路桥站,步行至车站旁时代华联,进入华联背后的泥泞小巷约70米,赫然看到“岳西天元围棋俱乐部”几个字样。有几位学生摸样的
孩子告别家长,从楼道口欢笑着上去。
收起折叠伞,用力甩了几下雨,拾级而上。
上到三楼,见到几位老师,打过招呼后,看到有空位,便搬了凳子侧席而坐。朱玉松老师热情地泡了杯茶。
聊天过程是轻松愉快的,我再次做了自我介绍:来自温泉,大三,现在淮南就读。棋力弈城1D。
“你什么时候开始学棋的?”朱玉松老师笑着问我。
“08年,那会刚上高中。身边也没有什么人下棋,自己买了本《围棋入门》就开始看,连个像样的棋具也没。虽说自学有了5年多,不过一直没有多大进
步,臭棋篓子一个。”
俱乐部成立于13年末,是搞了个围棋培训班,分有兴趣班、提高班和中级班。位于时代华联背后,从老步行街进去也能找到。俱乐部面积约220平方。朱玉
松老师告诉我,岳西的围棋迷其实有不少,但缺少一个正规组织和棋迷
交流的地点。早先岳西围棋协会成立,但还只是个空壳。去年,几位老师合伙搞了这个天元围棋俱乐部,主要是为了方便棋友,以及以培训班的方式培养新
一批小棋手。作为岳西第一家围棋俱乐部,可以说这几位老师教的这些孩子会是以后岳西围棋的未来。
我想,这也算是一种文化传承吧。天元围棋俱乐部的成立,是几位老师辛苦奋斗的心血,是众多棋迷众望之所归,相信也会是岳西棋界新生力量的摇篮。
左手边的朱金丹老师手里拿着他自己编的教材,朱金丹老师学棋有十数年,是弈城7-8D,业余5段。后听朱玉松老师说,他曾师承黄希文,还帮黄编过不少
书。目前是汤中教师,周末在俱乐部带中级班的课。
右手边是朱华正老师,朱老师是业余3段,前段时间还在弈城上赢过4、5段。对学棋方式很有心得。教兴趣班,授课亲和,风趣。
朱玉松老师则是业余1段,加上前面两位朱老师,这三位老师是俱乐部最常见到的三颗“明珠”。
学生主要来自周边一些小学,在我和几位老师聊天的时候陆陆续续有学生来老师这里签到。我翻了下签到簿,下面还有授课计划、进度,教师签到,家长跟
俱乐部签订的相关协议等等。大概2点半,朱金丹和朱华正老师带着孩子们上课去了。朱玉松老师对我提及小朋友学围棋的好处,不光是围棋礼仪对于孩子
们修身养性,让好动的孩子能坐得住,丰富他们的内涵之外。还能提高学习能力,朱老师说,这里有个小孩,读小学二三年级,原本数学大概只能考六七十
分,在这上了两期围棋课,数学居然考到了100分。这是很不容易的,当然,也并非不可以理解的。下围棋需要数目数气,这些都能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算
数能力。错综复杂的盘面还能提高孩子的空间感知能力。
无奈的是,很多想学棋的孩子并不知道这个俱乐部。也有家长也不是抱着学棋的心态送孩子来,而是忙于工作,让老师帮忙看看孩子的目的。现在俱乐部刚
刚起步,要做的还有很多。
一位大概是学生家长来了,跟朱老师聊了起来。我趁机掏出事先备好的华为手机(自己的诺基亚像素不高),在征求朱老师同意后拍了几张照片。
不多时,王叔(王学文,业余5段)来了,朱玉松老师在给王叔电话里说的“棋友”,我想王叔一定不知道指的是我。上前握了手,我喊了声“王叔”。
我跟王叔最早是在广场下棋的时候认识的,接受过一盘让三的指导棋。王叔为人随和,棋力高强。
见了面不需说太多,当即坐下,王叔说这有几年没见了。我答是,这两年主要在外面读书,回来的时候常去广场,但很少见人下围棋了。不过这是好事,因
为现在有了更好的去处。
我的棋力相较过去并没有太大长进,实在不敢跟王叔平摆。我提意让子,于是王叔让我先摆了两个黑子。白黑各占空角,挂角分拆,各行其是。开局我还是
占据了一定优势,奈何后半盘混乱中没有把握住,损失过重,招致终局大败。期间下了一次课,朱华正老师指出了我的几招俗手,让我获益匪浅。另有一学
生在局中指出了一招较为隐蔽的适应手,从几位老师的眼中看到了嘉许的目光。
上了一趟洗手间回来,王叔和旁观的朱玉松老师让我和一位叫杨益的学生下棋,虽然是让两子,不过有点奇怪为什么是摆在两个错小目而不是对角星。其
实,作为一个学棋不到一年的小朋友来说,虽然最后输了不少,但下得有模有样,有几个局部体现了果敢与准确的感觉。从这可以看出,几位老师教得还是
尽心尽力的。
下完棋大概五点半,俱乐部的课也已经结束。学生们陆续被家长接走。于是,我和几位老师一同下楼,关照了几句后,相互道别。今天的俱乐部之行圆满结束。
附上和王叔对局的棋谱:
让2子局,共171手,以下省略。白中盘胜。
|
|